人民币防伪和反假货币知识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 二、当前流通中人民币防伪知识 三、人民币制作印刷技术、专业术语 四、遂宁地区反假人民币知识 五、如何正确履行假币收缴义务、假币收缴鉴定程序 第一部分 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 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既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又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的综合反映。 人民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货币。国家对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发行、流通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保证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自 1948 年12 月1 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被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人民币,到目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1948 年12 月1 日发行到 1955 年5 月10 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别分共有 62种 。这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它因而具有明显的战时性质。在设计上面额大、版别多、券面主景图案内容分散,在印制工艺技术上方法多,质量参差不一,印刷以胶印为主,纸张、油墨就地取材。 第二套人民币 1955 年3 月1 日发行至 1964 年5 月15 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别分共有 16种(包括 1 分、2 分、5 分三种铝质流通硬币)。这套人民币三元、五元全是在原苏联帮助下印制的,1961 年以后我国则自行设计印制了黑色 10 元券和棕色 5 元券两种。 这套人民币在设计上改变了第一套人民币的面值,1 元=1 万元;票面主景内容较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票面采用了具有民族风格的花边纹饰。 在印制工艺技术上,采用了凹版印刷,使用专用印钞油墨、纸张,而且在纸张上采用了五星满版水印和国徽固定水印,其防伪性能远高于第一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1 9 6 2 年 4 月 1 5 日发行,按版别分共有 1 3 种(包括 1 元,1 角、2 角、5 角流通硬币)。在设计上,这套人民币的主景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工并举的方针。 在印制工艺技术上,采用了隔色彩影印刷,我国独特的多色接线地纹印刷和凹版印刷。采用专用印钞油墨和纸张,在纸张上采用了五星满版水印和天安门固定水印,其防伪性能又比第二套人民币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套人民币 1 9 8 7 年 4 月 2 7 日发行,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