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_第1页
1/7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_第2页
2/7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_第3页
3/7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时间:2009-09-25 来源:未知 作者:佛缘总编辑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有支、十二支等,是佛教用缘起说理论观察人生而得出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根源,以及说明如何才能解脱痛苦的教义学说,是佛教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都处于一定的因果关系中,依赖某种因果条件而存在,并依靠一定的条件而演变。这种依赖于某种条件而存在,变化的学说,就是 “缘起说”。佛陀在解释缘起关系时,说这一关系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据《缘起经》说:“尔时,世尊告比丘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比丘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思惟状态中,观察分析人生苦难以及之所以会产生苦难的原因时,最后得出了这十二因缘说。十二因缘说即以缘起说来分析人生的生灭变化现象,依照缘起说,人的生命过程,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也是由各种必须的条件而引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识,名识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缘起经》)在这儿,佛陀指出,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可分为彼此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这十二个环节是: 1)无明(人与生俱来的蒙昧无知)。 2)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 3)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 4)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 5)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 ——即心)。 6)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7)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 8)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 9)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 10)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 11)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 12)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 这十二个环节构成一个人生因果循环的总链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和相邻的环节构成因果关系。佛教在解释十二因缘时,又从因果关系的两个方向来加以阐述:一是从无明开始,从无明到老死顺序来看,产生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的无知,因此由无明而产生行,由行缘识,由色缘名识……如此下去,使众生流转于生死中,承受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这是由无明始而至老死为一轮循环,即所谓“流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