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阅读成为欢乐的享受让阅读成为欢乐的享受 摘 要: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积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这两个方向为切入点,对如何展开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归纳。 关键词:低年级;课文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慧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他们多进行课外阅读,在扩大阅读面、增进阅读量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阅读材料积累,逐渐提高独立阅读的水平与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呢?下面,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化的分析与探讨。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学生来讲,兴趣和爱好是促使自身展开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只有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以及阅读欲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广泛的课外阅读中,也才能真正使自身徜徉在浩瀚的书籍与渊博的知识海洋当中。此时,于学生而言,大量的课外阅读不再是一种沉重的学习压力与负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欢乐与享受。 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老师可以尝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鲜亮的学习特征,通过一些经典的童话 、寓言以及成语故事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阅读欲望以及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为了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灿烂的成语文化,我在语文阅读课上向他们讲解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古时候有一个小偷,看见别人家挂着一口非常精致的大钟,就产生了把这个大钟偷走的罪恶想法。可是这个钟又大又重,小偷自己根本就背不动。这可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小偷决定先把大钟敲碎,然后把一块块的碎片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用尽力气朝大钟砸去,想把大钟敲碎。可是,大钟却“咣”的一声发出了巨响。小偷非常害怕,怎么才能不让别人听到自己敲钟的声音呢?他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把耳朵捂上不就可以了”。于是,他就找来两个布条把自己的耳朵捂上了,敲一下钟试试,果然听不到任何声音了。这下,小偷的胆子越发的大了,舍命的朝大钟砸去,想赶紧把大钟敲碎方便自己偷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