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辩题):现代社会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关怀(正方 破题: 这是一个比较性判断型辩题,比较的双方是“男人”和“女人”,判断背景/界定是“现代社会”,判断词是“更需要”,判断的标准是“被”关怀。 对于此类比较性判断型辩题,一般我们: 首先需要分析比较的对象双方,双方的共同点和分歧点,存同求异。 共同点是需要双方予以同时认可的,双方辩论的前提。(这点很重要,比如说双方都有共同的弱点,那么辩论的时候这点就不应作为辩论的焦点,否则会出现两个都不完全能够的情况,搬起石头不知要砸谁的脚。) 分歧点则是双方立论的主体或者是支撑点。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分歧点,所以才构成判断的理由。比如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他们本身生理的区别、在社会中间所受各种因素印象带来的一些区别等等。 拿到一个辩题不能盲目的去说明一些东西。首先应当抛开所有的条条框框,将辩论的双方进行具体、详细 而 客 观 的分析。这点了 解 了 ,处 理辩题才能够得 心 应手 ,无 论是怎 么样的判断,都可以游 刃 有余 。 比如这个辩题,针对男人和女人的共同点与分歧点可以引出很多种辩题,但是如果对比较的双方能够有客观而条理的理解分析,则都可以解决:比如“男人更累还是女人更累,男人/女人更需要关怀,男人/女人是否平等,男人/女人更应该做家务”等等。 这点是最基础,却也是最重要的,辩论技巧中间有混淆概念、以偏概全、以全概偏、偷梁换柱等等,其实都是基于这点。还记得庄子中关于鱼之乐的经典讨论么,我觉得那场讨论其实很简单,就是偷换了辩题。将辩论的对象从鱼,偷换成“知鱼之乐”。在辩论中更加是屡见不鲜,这点辩手们可要睁大眼睛啊。 第二、判断词/比较词 相似的辩题往往有不同的辩论方法,甚至不同的理论/逻辑架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判断词的不一样,判断词往往直接影响了辩题理论的逻辑架构,而这一点往往被选手们所忽略。 对于这个辩题,判断词是“更”,更说明的是一种比较的逻辑架构。 他 的前 提 是两 者 都存 在,两 者 都需要。( 这点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在否则另 一者 来 得出我们自 己 的结 论,我们不是在说,男人需要关怀,女人就需要。对对手的肯 定 则是对自 己 的肯 定 。) “更”则是一种双方的比较后 程 度 的判断。 这 种 判 断 呢 , 往 往 存 在 两 种 比 较 方 式 , 一 种 是 横 向 的 , 一 种 是 纵 向 的 。 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