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创新课程建设报告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张德良2012 年 7 月《现代企业管理》是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现代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按照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体系分为经典内容和现代内容两部分。经典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设现代企业管理概述一章(4 学时);第二大板块现代企业组织与战略,设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经营决策共二章(12 学时);第三大板块现代企业运作管理,设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网络计划技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共三章(12 学时)。现代内容共设现代企业物流、现场环境管理、虚拟企业管理三章(12 学时)。一、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1、课程的指导思想(1)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把握“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特征。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指那些与具体的职业和专业无直接关系,但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填补学校教育与产业界实际之间的断层与空白。(2)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程模式课程改革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特点包括:“学”重于“教”;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而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形成“自组织”和互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经验和技能;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课程改革还应积极探索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如期末考试)、综合性作业、拓展能力、课堂讨论等。同时,高等教育应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应突出能力和实际应用。(3)开发“项目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