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建设的对策理论研究-畜牧渔业论文海洋牧场建设的对策理论研究李帅 1,郭庆祝 2 (1.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教育中心,辽宁大连 116015 ;2.大连渔港监督局,辽宁 大连 116015 )作者简介:李帅( 1985- ),男,辽宁大连人,农业推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渔业政策法规及渔业安全管理等。通讯作者:郭庆祝( 1977- ),男,辽宁大连人,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硕士,研究方向:渔业政策法规及渔业安全管理等。Email :[emailprotected]。 DOI :10.3969/j.issn.1004-6755.2016.11.017 海洋渔业是大连市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特色和优势产业,在保障国民粮食安全、增加渔民收入、拉动二三产业发展、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牧场是渔业产业发展中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生态健康、环境优良、资源丰富、产品安全的现代渔业生产方式。通过海底改造、增殖放流、藻场建设等可使海域更加健康、美丽、富饶,不断丰富海上“蓝色粮仓”,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困难与挑战近年来,大连市海洋牧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海洋渔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科技支撑需要加强、管理模式需要转变等矛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挑战与机遇并存。 1.1 渔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渔港建设布局存在短板弱项,渔港要素功能不全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信息化程度不高。木质老旧渔船存量大,“小改大、木改钢”的任务依然繁重。现代海洋牧场监测监控还未形成体系,先进设备投入不足,抵御生产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 1.2 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传统落后的养殖技术还在继续沿用,单一品种养殖模式的投入产出比率较低。三产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海珍品用于开发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的数量、质量较小。高科技管理人才相对匮乏,高科技设施设备投入不够。养殖产品大面积死亡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底播产品收获时对海底生态破坏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浮筏养殖成本高,作业强度大,对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管理模式需要转变粗放式管理还普遍应用,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体系还未形成。新一轮海域渔业资源调查刚开始,本地底数还在沿用80 年代数据,缺乏针对性。休闲渔业起步较晚,休闲渔业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亟需建立。 2 应对措施与建议为解决海洋牧场建设与发展瓶颈,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