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次1.目的2 2.范围2 3.优先原则2 4. 外观2 5.表面划分4 6.塑料件4 7.金属板金件5 8.铸造件8 9.油漆和喷涂件9 10.产品标识10 1.0.目的该程序是为了建立和描述用来判定零件、装配件、产品外观质量合格与否的准则2.0.范围2.1 凡本公司所生产的和供应商提供的所有产品,包括零件、装配件和成品。如客户有特定要求和规范,应以要求的规范为准。2.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的塑料件、金属板金件、丝印和喷涂件及产品的标识。3.0.优先原则在发生矛盾时,采用以下优先原则:3.1.文件应与特别规定的适用性上保持一致,如零件的公差。3.2.采购合同或专门条款。3.3.现用的图纸或要求。3.4.本外观标准。4.0.外观4.1.总体要求在本标准的各个部分中, 外观检查使用时间和距离来描述。该标准可用于员工培训,任何加工过程的外观表面质量控制以及判定产品合格与否。4.2.观察条件所有检查都应在正常灯光下,独立的标准的观察条件下进行。检查中,仅肉眼检查之为准。 零件表面检查不需任何放大帮助,45° 观察角下进行。 A 级表面在检查时,可旋转表面,利用最强的反射。B 级、 C 级则不需要。5.0.表面划分A 级(装饰表面):用户经常看到的表面。例如底座,面板表面等等。B 级(适当装饰表面):不翻动时偶然才会看到的表面。例如架式底盘的两侧和顶部,后面等等。C 级(非装饰表面):翻动才会看到的表面。例如底盘的外部和内部零件等6.0.塑料件6.1.接受标准6.1.1. 可接受的 A、B、C 级缺陷都应不影响产品的装配或功能,如有影响就应自动拒收。6.1.2. 检查要求和观察条件参考第4 部分(外观标准 /检验要求)6.1.3. 公差表中是指 50 平方英寸(约 320cm2)范围内允许存在缺陷的数量,超过 50 平方英寸其缺陷数按比例增加,如同时存在2 种以上的缺陷应拒收。6.2. 指定区域或表面的观察时间和距离项目A 级B 级C 级距离450 毫米450 毫米600 毫米时间10 秒5 秒3 秒6.3. 缺陷定义6.3.1. 突起:表面上局部高出(如水泡,肿块,山脊状)6.3.2. 变色:与原色不同,或在同一零件中颜色不一致6.3.3. 流痕:表面呈波纹、条纹状6.3.4. 雾状:透明件中呈现云雾状6.3.5. 凹坑:零件表面的小弹坑6.3.6. 斑点:粘在表面上的细小颗粒6.3.7. 划伤:表面上的线状浅槽6.3.8. 缩水:表面局部下陷6.3.9. 溶 接 线:流料溶接处形成的可见线6.3.10.色 泽 差:表面光泽不一致6.3.11.分型线 /飞边:零件在模具接合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