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相关知识点的梳理摘要:《导游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繁多、复杂。佛教是宗教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年《导游基础考试》一科的必考内容。学好佛教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取得关于佛教考题分数的关键。本论文关于佛教的知识包括佛教的创立与传播、佛教的教义,佛教的经典与标记、佛教供奉的对象、佛教常用称谓、礼仪和节日和佛教名胜。相关知识来自山西旅游局编写的《导游基础知识》。关键词:佛教、佛祖四大圣迹、教义、标记供奉对象、佛教名胜一、佛教的创立与传播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2、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摩尼释迦摩尼29岁离开皇宫出家修行;35岁时在菩提伽耶城的一颗菩提树下觉悟成道,创造出佛教理论并在鹿野苑初次宣传他的学说(佛教称之为“出转法论”)。释迦摩尼传教45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3.佛教四大圣迹:蓝毗尼花园、菩提迦耶、鹿野苑、拘尸那迦4、大乘佛教:中国、朝鲜、日本、南传佛教: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名族地区藏传佛教:印度密宗佛教与西藏苯教融合形成,流传于中国的藏、蒙、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5、中国佛教包含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6、佛教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个宗派。元、明、清三代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是修行最简单的一种,在民间影响最大。7、藏传佛教一活佛转世制度为其特有,现存教派主要有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葛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四大教派。二、佛教的教义1、基础教义:四谛、三法印四谛:苦、集、灭、道苦谛:人生有生老病死等8种苦,还有108种烦恼。集谛:五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五蕴:色、受、想、行、识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佛教的经典与标记1、佛教的经典称为藏。佛教经典大致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为三藏。三藏合编在一起称大藏经。2、佛教的标记为“卐”,唐武则天定“卐”的读音为“万”。佛教的标记有时也用法轮表示,意为佛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崔破众生的烦恼。四、佛教的供奉对象1、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应身佛(又称化身佛)——释迦牟尼2、横三世佛: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围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3、竖三世佛:正中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左侧过去世佛——燃灯佛,右侧未来世佛——弥勒佛。4、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5、文殊师利菩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白象,四川峨眉山观世音菩萨,左手净瓶,右手杨柳枝,南朝产生女身观音像,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九华山大势至菩萨——江苏南通狼山6、小乘佛教把罗汉作为修行的最高果位。中国大约从五代时兴起尊奉五百罗汉。济公7、金刚力士,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释迦牟尼的卫队长)和那延罗天(古印度的大力神)。前者开口,手持金刚杵,后者合口,持棒。塑像一般立于山门殿左右,俗称哼哈二将。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东胜神州、南蟾部洲(人类居住的世界)、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持龙或蛇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宝伞,有时左手握神鼠8、韦驮,三洲感应,通常置于天王殿大肚弥勒像背后,脸朝大雄宝殿。9、伽蓝神,在古印度地位相当与寺院的土地神。伽蓝神关羽,左肋侍关平,右肋侍周仓。六、佛教常用称谓、礼仪和节日1、称谓:法师、经师、律师、三藏法师、大师、高僧、四众弟子、出家四众、出家五众、七众2、常用礼仪:合掌、五体投地3、节日和仪式:佛诞节、盂兰盆节、水路法会、众性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七、佛教名胜1、五台山是中国唯一兼有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