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面浇筑施工技术措施1)、定位放线本次施工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标高,混凝土设计厚度为150mm厚,使用 15cm 侧模,其余 3cm 为标高控制余量,具体做法为事先在侧模下方做灰饼,以控制标高,间距不大于1500mm。待侧模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钢筋棍钉入地面下与侧模点焊使槽钢水平固定, 再在槽钢下方用横向钢筋棍点焊与立棍和槽钢上,使其纵向固定。从而到达严格控制侧模标高的要求。2)、抹侧模垫层用1:2水泥砂浆对侧模底部找平, 宽度100mm,要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终凝后在垫层上放出槽钢位置线。3)、支侧模经公司仔细研究, 做到隔跨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侧模进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浇筑。4)、钢筋铺设本次混凝土地面施工钢筋根据设计要求,无配筋要求。5)、混凝土摊铺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要严格控制在进场时110~120mm。由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将混凝土泵送入模,人工协助摊铺至设计厚度+虚铺高度(虚铺高度根据经验为 2 ~3cm) 。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6)、混凝土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 快插慢拔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出现乳浆停止下沉为止。振捣过程中人工协助整平,呈现出有乳浆又大致平整的表面。7)、粗刮每条水泥混凝土振捣完毕,用槽钢刮杠来回往返4~5次,达到上表面整平,布满原浆且粗骨料被挤压沉实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为止。8)、表面揉浆为确保上表面原浆厚度均匀, 特用 φ75mm无缝钢管 (内灌细砂 )沿混凝土浇筑方向来回滚动,反复揉浆,作为整平工序的补充。9)、细刮每条水泥混凝土揉浆完毕后, 用铝合金刮杠来人工仔细刮平,达到上表面整平,有光泽。10)、机械压光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后且未到终凝时采用叶片式混凝土压光机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压光利用振捣和揉浆后表面反上来的乳浆进行压光。在混凝土终凝结束后再用磨光机二次磨光。11 )、养护混凝土浇筑 24h 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12 )、割缝为克服温度变化产生裂缝, 需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地面上垂直于混凝土浇筑方向用切割机切缝。切缝时间应从严掌握, 过早切缝会使石子松动损坏缝缘:过晚切缝困难,且缝两端易产生不规则开裂。适宜的时间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10MPa 。根据经验,本次施工在本季节通常养护3 天后可进行割缝施工。 具体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