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文老师应善于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语文老师应善于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 摘 要: 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语文老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领学生广泛阅读、遨游书海。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体裁、主题及学生的阅读趋向,向学生推介优秀读物,引领学生亲近书籍,培育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趋向 课外读物 关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制造展示与沟通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老师就不能抱着一本教科书不放;相反,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领学生广泛阅读、遨游书海。阅读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响亮地指出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善于向学生推介优秀读物(经典美文、中外名著),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引领学生亲近书籍,培育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一、根据课文的体裁来推举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是多样的,有古诗、现代诗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抒情散文,等等。老师可根据课文的体裁向学生推举相关的读物。 推举的读物可以与课文体裁一致。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选入了《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两篇神话故事。结合这两篇课文的阅读,笔者向学生推举了《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盘古以他巨人般的身躯变化成天地万物,女娲则是抟土造人的始祖;共公怒触不周山后,女娲又炼彩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从课内外的神话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聪慧才智和制造精神,以及面对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灾人祸决不妥协、勇于进取、渴望胜利的豪迈气概。又如,学习《牛郎织女》后,笔者向学生推举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中国民间传说。这样的拓展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较为感性地体会到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类体裁的文章在构思与叙述上的突出特点。 推举的读物也可以跟课文体裁不同。如,学习苏轼的《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