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文考试不应忽视听说读语文考试不应忽视听说读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项缺一不可,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1990 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 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 20XX 年教育部制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以及 20XX 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四种能力,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听话、说话的能力,《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话、说话能力归并为口语交际的能力。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听和说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他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语文学习》1980 年第七期),“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叶圣陶论语文教育》190 页)。他还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730 页)。叶老的这些话强调了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以及加强听、说训练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中学阶段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估过程中,却仍只注重写的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读能力的测试。学生只能拿起笔去写,却不能听,不能说,这种评估方式显然是不完备的。 审视中学语文试卷,命题者为什么只注重写而忽视听说读呢?大概是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大家都能听得懂,都能说出口,都能进行一般的口语交际的缘故吧。所以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听说读的测试了。但是,能听懂汉语,并不代表能培育听话的注意力,对语义的理解力和对信息的记忆力。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人因听不出对方表达的重点而影响了双方的沟通。大家都会说汉语,可还是有许多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差,辞不达意,语言不连贯,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忽视听说读测试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不便于操作,不如以“写”的方式来得简便、直接,便于量化评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搞起听力、朗读、说话方面的测试时,费时费劲,而笔试则手段简单。 听与说教学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使然。长期以来,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家都围着考试转,既然高考、中考的语文试题都不考听力、口语,那谁还吃力不讨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