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_第1页
1/5
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_第2页
2/5
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进展,市场对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及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日益增大;相反,政府对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利益分配宏观控制作用相应减少呈现小政府、大市场的进展趋势。但是,当市场竞争过度,市场的本质(自由、公平、竞争和效率)又被其自身进展所异化,从而产生经营垄断和两级分化,导致资源配置浪费、无效,市场萧条,生产相对过剩,经济效益下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时即当市场经济进入市场失败(或市场本质否定)阶段时,政府的调控作用又显得特别重要:政府可结合货币政策,通过财政这一经济调节器对市场偏差加以矫正,引导市场经济重新走上健康、稳定增长轨道。 一、经济特征 我国经济在 1982 年前基本上处于供给约束型或卖方市场经济阶段;1982 年开始进入需求约束型经济阶段。xxxx 年,从总体上说来,农民人均消费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走势,居民消费曲线低于经济增长曲线,并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和农民人均消费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 0.46 和 0.63.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正处于以下特征阶段: (一)积累过度,消费不足,市场疲软。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 年的 5.81%,增大到 1996 年的 56.16%;居民储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居民消费增长又与经济增长呈同步走势。并且消费增长大大低于经济增长,消费呈疲软状态。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相关系数为 0.46)依靠国内人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特别是广阔农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相关系数达0.63),或者说,我国现在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特别是农民消费水平变化。所以,目前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不是扩大出口,而是增加内需,特别是增加农村商品市场有效需求量。居民储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弱于储蓄和经济增长,引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商品滞销,库存积压增多。如国内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年末商品存量,1995 年为 6705.5 亿元,1996年增加到 7227.3 亿元,库存率由 1995 年的 18.13%上升到 1996 年的 18.75%。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个人收入比重偏大,政府收入比重偏小,国家财政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被严重削弱。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1978年的 5.81%增加到 1996 年的 56.16%,而同期财政预算收入比重却由 1978 年的31.24%逐年下降到 1996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财政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疲软阶段的财政政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