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点矛盾纠纷与重点人员管控措施重点矛盾纠纷与重点人员管控措施 关乎重大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方面 一、加强预防,强化排查。坚持事要解决、注重预防。本着以人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积极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统筹兼顾相关群体利益诉求,在协调利益关系中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坚持常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以强化常常排查为主,建立源头化解机制。从构建排查网络、筑牢排查基础入手,坚持一般性纠纷常常排查,难点热点矛盾集中排查,重大矛盾纠纷重点排查的“三排查”机制,建立起常常性排查与重点性排查相结合的源头化解机制。对于一般性的纠纷,每月定期排查,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登记造册,建立排查台帐,实行一月一汇总,一月一报告,一月一通报。经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针对不同矛盾纠纷产生的特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集中大排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缝隙、不留死角,保持社会形势平稳,为十八大胜利召开制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排查化解重点。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原因,实行切实管用的措施,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初发阶段,做到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重点实行以下措施:一是调解化解。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凡能够通过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提高化解成功率。二是包案化解。对突出纠纷和矛盾隐患,落实领导包案制。三是多级化解。强化村级调解力量、完善社区调解机制,一般性矛盾纠纷由村居调解组织进行一级调处,较大矛盾纠纷由社区调解组织进行二级调处,重大矛盾纠纷由镇联合调解中心牵头进行三级调处,特别重大矛盾纠纷由镇领导包案处置,确保处处有人调,层层有人调。 三、强化风险评估,完善应急处置。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工作做在事前,坚持做到有明显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不出台、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的项目不立项、劳民伤财的活动不开展,进一步健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完善已有规定,制定出台新的政策,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避开因决策不当而引发新的矛盾。对于敏感和热点矛盾纠纷,特别是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的和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专门制定处置群体性应急预案,成立处置群体性事件联合工作小组,一旦发生纠纷,立即启用预案,开通处置特定问题的“直通车”,采纳一个问题,一名领导, 一个预案,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