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陶行知思想的批判与反思陶行知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讨论将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梳理,对其影响进行总结,并整理后人对陶行知生活理论的相关评析,以批判反思其不足与局限。首先,介绍陶行知生平经历和主要学术贡献,为陶行知思想的批判和反思做铺垫。其次,梳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并总结其影响。最后,整理后人对陶行知思想的评析,揭示其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陶行知;批判;评价 一、陶行知生平经历和学术贡献 1891 年 10 月 18 日,陶行知出生于中国安徽歙县。1906 年,15 岁就读内地会传教士唐俊贤在歙县小北街兴办的崇一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1914 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 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加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他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