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式,也能更加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对陶行知生平以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概述,然后探究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教学意义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培育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育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十分关键。传统教学理念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本质需求,导致很多学生空有一身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将陶行知生活教育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一步培養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生于 1891 年 10 月 18 日,安徽省歙县人,享年 55 岁。陶行知一生坎坷,早年艰难求学,1905 年陶行知前往英国探望在崇一学堂帮佣的母亲,被唐进贤免费进入崇一学堂读书。1908 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1909 年在苏州谋生,走投无路时与唐进贤巧遇,进入南京金陵汇文书院求学,随后升入金陵大学,并且在求学期间,改名为陶行知。完成学业后,深受校长器重,并在校长的鼓舞下赴西方留学,缺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硕士学位。陶行知的求学过程十分坎坷,但是由于本人的努力,猎取了不小的成就,并且在阔别祖国三年后,接受了南京高等师范学院的聘请,成为学院专职教员,为以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在任教期间,陶行知精心讲学、潜心著作,并且建议将“教授法”变为“教学法”[1]。1919 年提供“教学合一”的思想,并且将自身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学改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922 年陶行知发表了《我们对于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三篇文章》、《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等著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23 年,陶行知辞去教员职务,专心开始讨论教育问题,推动教育改革。晚年与著名的教育学家朱经农编写《平民千字课》打开着平民教育的序幕,并且将平民教育引向正轨。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