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对多动生的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对多动生的应用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有着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至今仍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由于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化,多动症的孩子日益增多。与其他孩子相比,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主干学科而言,多动症的孩子都是老师的“问题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大难题。但他们在美术课上,都显出比对主课更强的兴趣,同时,由于智力并不输于常人,他们往往也能创作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作品。因而,对于多动症的孩子而言,美术学科可能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一门“艺术治疗”学科。 一、“让学生做我的先生”,虚心请教 陶行知先生说:“跟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做你的先生。假如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陶行知先生的话字里行间揭示着教育教学规律,假如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去充分了解教育教学对象,那么就无法使学生听从你的教诲;假如你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发挥他们的长处,也不能弥补他们的不足。 例如,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多动生:上课满地爬、下课追逐打闹上蹦下跳 。我尝试过许多办法,如把他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批判教训,让他做“擦窗小班长”、“奔跑管理员”等等都不行。于是我就开始观察这个孩子并和他聊天,从接触中我了解到他非常喜爱美术课。当他在创作作品时,他注意力非常的集中,而且整个人很宁静、很仔细!多动症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注意力无法集中,但通过绘画、捏陶、剪纸等活动,可以帮助其稳定情绪,并从中学习如何专注地做一件事。 二、唤起兴趣,问题一一攻破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来激起这些孩子的上课兴趣,促使他们在无意中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班的小杰是个多动生,在语数外老师眼中他就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可真不少,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下座位,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当老师对他严厉批判时,他一脸茫然,对学习也完全不感兴趣,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美术课,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