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预先危险性分析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中的应用_煤矿下井工人的危险性预先危险性分析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中的应用_煤矿下井工人的危险性 矿井通风系统由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通风网络构成。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制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进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矿井通风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采纳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根据预评价结果实行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煤矿通风安全。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 采纳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① 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 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 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 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 ① 通过经验推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分详细的了解。 ② 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推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损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 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 转化条件,即讨论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 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 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纳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根据煤矿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特点,辨识出本系统的主要危险源的位置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故障类型,通过上述评价分析,14 项主要危险源中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的 8 项,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