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績效評估之方法與工具」學術研討會《績效評估之方法與工具》公共組織績效指標建構之困境陳暉淵1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壹、 前言與私部門相比較, 公共組織發展組織控制( organizational control) 的過程中, 面臨若干結構性的困難, 根據 Smith( 1993: 135) 的看法, 這些困難包含: ( 1) 確定組織目標及產出「一制性」( consensus) 的困難度; ( 2) 衡量公共組織產出( output) 及其最終結果( outcome) 的困難度; ( 3) 解釋公共組織產出及其結果的困難度; ( 4) 說服民眾接受公共組織產出衡量及結果解釋的困難度。基本上, 這些困難度源自幾項相關因素背景, 包含公共組織的特别性、 公共組織目標的多元性、 績效評估的複雜性、 以及公共組織與民眾的互動性等等。ㄧ方面, 這些相關的因素呈現公共組織的特性, 以及此特性下所延展出來的複雜狀況; 另ㄧ方面, 上述的相關因素和組織控制困難度, 亦指出績效議題的重要性, 以及績效管理與評估的核心地位。然而, 公共組織績效管理與評估的過程中, 最困難的是績效指標的建構。因此, 本文的讨论目的即在透過績效指標所面臨的公共組織內外環境, 來探討績效指標建構的困境。本文首先回顧公共政策、 績效評估與指標的相關文獻, 並從兩個面对-「宏觀面」與「微觀面」來分析績效指標的困境: 宏觀面著眼於公共組織的特性及其內外環境, 微觀面則專注於績效指標的建構問題和矛盾現象。1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公共行政學博士, 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Email: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公共組織績效指標建構之困境貳、 公共政策、 績效評估與指標理論上,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面对探討績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的意涵, 認為績效管理就是如何執行策略, 達成組織目標的管理過程( 孫本初, ) 。亦或, 從系統性的評鑑過程, 區分績效管理包含三種不同的功能性活動-績效評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績效衡量(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及績效追蹤( performance monitoring) ( 丘昌泰, : 317-318) 。或是, 從正、 反的觀點, 說明績效管理的積極意義與消極後果, 認為若是無法準確的測量公共組織的績效, 將會導致「公共財的過度供給」、 「官僚預算極大化」與「鼓勵公共組織內私人目標」等消極結果的產生( 吳瓊恩、 周光輝、 魏娜、 盧偉斯, : 144-146) 。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