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绪论导弹制导规律即导引律是空战中实现战机追踪拦截导引的火控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导引律的选择对导弹能否精确打击目标至关重要,它根据双方的相对位置、 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信息导引载机接近目标, 实施攻击。针对机动目标的攻击导引技术是导引律讨论的重点, 这是因为实际空战中双方实行机动方式对抗, 目标的机动往往难于预测。为此人们从不同角度采纳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讨论针对机动目标的导引律, 提高导引性能。本章对导弹导引律的讨论状况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导弹制导与控制及相关问题讨论提供参考。[1]反坦克导弹实际目标的运动特性是无法预先确定的。在导弹设计或讨论问题时, 往往对目标的运动规律进行假设。如假设目标平直等速飞行, 或等速盘旋飞行等。导弹的飞行速度的变化, 则由弹体结构、 空气动力外形和发动机特性来确定。而决定理想弹道最重要的因素是导引法的选择。对于遥控导弹来说, 一个好的导引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 1) 由导引法确定的理想弹道必须经过目标; ( 2) 理想弹道各点的法向加速度值在目标遭遇区附近应非常小;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 目标机动飞行时, 对遭遇区附近的弹道法向加速度的影响愈小愈好; ( 4) 实现导引法的误差公式要简单, 在技术上要易于实现, 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当前, 都是以这四项标准来衡量导引法的优劣。为此, 需要深化讨论导弹在各种导引法情况下所确定的理想弹道的运动特性。同时, 在自寻的制导中, 有三种经典导引方式, 分别是追踪法、 平行接近法、 比例导引法。追踪法是指导弹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 导弹的运动速度飞向始终指向目标。其优点在于制导系统工程实现容易, 但缺点是导弹迎击目标或攻击近距离高速目标时, 弹道弯曲严重, 需要较大的法向过载。平行接近法是指导弹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 目标视线在空间始终保持平行( 即目标视线角保持不变) ,采纳平行将近导引律时, 不需要太大的法向过载, 导弹在空间飞行直至命中目标的飞行时间较短, 这是它的优点, 但这种导引规律实现起来很困难。比例导引法是在自寻的导弹上采纳较多的一种导引规律, 它是指在导弹飞向目标的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程中, 导弹速度方向的变化率与目标视线的变化率成比例, 这种导引规律易于工程实现, 同时经过选择合适的导引比, 就不会需要太太的法向过载, 对不同机动特性的目标适应能力也较强, 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导弹上。当今和未来战场的大纵深、 立体化、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