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1页
1/14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2页
2/14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_第3页
3/14
- 1 -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 2007年建立的中央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在当前的财政体制下,对稳定中央预算,规范超收收入管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连续大幅超收并非财政运行的常态,要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超收问题,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 一、当前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必要的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近年来全国财政收入增加较多,增速较快。2000-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9.7%,其中,2006年达 3.94万亿元,比上年增收7723.9亿元,同比增长 24.4%(决算数字)。2007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突破 2.6万亿元,同比增长 30.6%。由于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了预算,造成财政超收1[1]较多。从2000-2006年的情况看,超收幅度2[2]在5%-11%左右,超收额在1000-3000亿元左右。其中,从2003年到2006年,中央财政年均超收2000多亿元(未扣除出口退税历史陈欠),并呈上升态势。 - 2 - 资料来源:历年预决算报告 财政超收是经济形势好的反映,本是件好事,也是过去多年追求的一个目标,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个“度”,超过“度”的范围就另当别论了。大量超收的存在不仅影响当年预算平衡和冲击预算执行,超收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审批制”不同,目前我国对超收资金的使用和分配实行的是“通报制”和“报告制”3 [3],超收资金分配和使用中存在相当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超收容易直接转化为超支,既影响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也使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游离于预算审查监督之外。从前几年超收收入的使用情况看,每年上千亿元的超收资金基本上全部用于追加支出,缺少人大的预算审批和监督机制,也在客观上形成了对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预期,强化了部门依赖年底超收解决问题的意识,扭曲了预算的功能。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方 - 3 - 面的普遍关注和颇多议论,也成为每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要求加强超收收入监督管理的呼声很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可行的,至少可以在更成熟、更完善的预算体制和机制形成之前,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解决超收问题提供一个通道。由于可以调用该项基金来填补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缺口,因而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可以减少顾虑,适当提高收入增长幅度,有利于减少财政超收的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基金将部分超收暂时“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问题的几点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