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6 页 物理声光热部分基础知识点 声 学 部 分 1.声音是由物理振动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如:人说话是声带振动;鼓发声是鼓面在振动;音叉发声是叉股在振动;笛子发声是空气柱在振动;二胡、吉它、小提琴等弦乐器发声是弦在振动;口琴发声是簧片在振动;蜜蜂、蚊子的嗡嗡声是翅膀振动发出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但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声效果比气体中的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我们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人耳要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为大于s151,距离间隔为大于11.3m。如果回声和原声叠加到一起,人就会感觉声音特别洪亮。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气体中的较小。在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40m/s。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5.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的声音顺着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6.乐音的三要素(也叫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也叫音品)。 7.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如:男高音、这个音好高、蚊子的音调比水牛高等都是指音调。 8.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如果每秒振动 1 次,频率就是 1Hz。 9.弦乐器的音调由弦的粗细、长短和张紧程度来决定。弦越细、越短、越紧,振动时发出的音调越高;弦越粗、越长、越松,振动时发出的音调越低。 10.如右图所示,乙音叉发声时,音调高,因为在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 1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12.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如:你说话大声点、牛的叫声大等指的都是响度。 13.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dB),人的听觉下限为 0dB。 14.如右图所示,当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1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也叫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