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手册》P23-24 01、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02、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03、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04、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05、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06、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07、并行不悖: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08、各奔前程: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09、奴颜婢膝: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屁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10、麻痹大意: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11、刚愎自用: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12、法家拂士: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1 3 、针砭时弊: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1 4 、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15、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16、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17、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18、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19、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2 0 、差人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21、差可告慰:稍微可以告慰了。“差”是稍微、较、尚之意。 22、豺狼成性: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23、谄上媚下:常指为达到个人目的到处对上、下级巴结讨好。 24、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