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学 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 102 * **** 学 号:************ ****: *** 案例二:泉州刺桐大桥项目融资案例 1.项目背景 刺桐大桥位于福州至厦门的324 国道上,其建设规模为福建省特大型公路桥梁之一,被列为福建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它横跨晋江,全长1530 米,宽27 米,匝道2400 米,主桥型为连续钢架预应力桥,全桥并列6 车道,桥下可通行500 吨胖体海轮。总投资2.5 亿人民币,是我国首例民营经济以BOT 模式建成的,1995 年5 月18 日正式开工,1996 年11月18 日竣工试通车,仅18 个月,比计划工期提前一年半。 1994 年初,泉州市政府为解决市内塞车和过桥困难,决定投资新建一座跨江大桥——泉州刺桐大桥,由于政府建设资金紧张,打算引进外资,前来洽谈的几家外商,因提出条件苛刻,引资未能成功,建桥暂时搁置起来。泉州地处闽东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著名的侨乡,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为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大型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上的可能。 刺桐大桥BOT 项目融资打破了我国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以少量的国有资金引导国内民间资金投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也对 BOT融资模式在我国的运作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2.项目融资结构 2.1、刺桐大桥的投资结构 刺桐大桥的建设采用的是公司型合资结构,四家公司(其中一家民营公司和三家国有企业)于1994 年5 月28 日以60%:15%:15%:10%的比例出资注册成立泉州刺桐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项目投资者在合资协议的基础上组成了四方代表参加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董事会,董事会拥有成员七名,名额按出资比例分配,名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占了四席。董事会负责项目的建设、资本注入、生产预算的审批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其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60% 15% 15% 10% 合资协议 名 流 实 业 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省公路开发总公司 泉州市路桥开发总公司 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 泉州刺桐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2、刺桐大桥的资金结构 刺 桐 大 桥 的 资 金 结 构 包 括 股 本 资 金 和 债 务 资 金 两 种 形 式 。 项 目 的 四 个 直 接 投 资 者 在BOT 模 式 中 所 选 择 的 融 资 模 式 是 由 项 目 投 资 者 直 接 安 排 项 目 融 资 , 并 且 项 目 投 资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