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声学设计 1.建声设计目标 2.建声设计依据 3.体型设计 对于演出的歌剧院来说,体形设计至关重要,它要解决响度(音量)、声场分布、声扩散、早期反射声的分布和消除音质缺陷等问题。 剧院平面、剖面图分别如图一、图二所示。 图一:观众厅池座平面图 图二:观众厅剖面图 剧院的室内设计阶段,我方会和装修方积极协调解决声学装修工作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提供声学方面的数据。 为对声学设计进行验证,对剧院观众厅进行了计算机模型进行室内音质预测。 计算机模拟通过建立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对大剧院观众厅的室内音质进行模拟分析。 EASE 模拟计算分析: 3.1 观众厅声学设计和室内各界面材料控制 根据剧院观众厅的混响时间要求,在声学设计初期,根据室内装修中使用材料和构造的声学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混响时间计算。 观众厅两侧墙面采用15mm 厚木饰面高密度板,为减小材料的低频吸声特性,建议安装过程中,增加龙骨密度,以增强板材的刚度。在台口两侧部分采用18mm厚高密度板,表面安装50mmX100mm 木饰面条。该做法有两个用途,一是起到装饰美观的效果,二是增加板材的刚度,减小低频吸收。 观众厅吊顶设计 该观众厅的吊顶造型设计兼顾剧院的其他功能(如音箱桥、面光桥等)和声学要求。暂定为折线型吊顶。通过调整吊顶的倾角,达到前部吊顶为池座中前部观众席提供有益的早期反射声;中后部吊顶增强后部观众席声级。控制吊顶标高,防止出现长延时反射声;将近次反射声相对于直达声的初始时间间隙控制在35ms 以内。为了避免 低频被 吊顶吸收,观众厅的吊顶可 采用了35mm 厚GRG 增强型反声板。 3.2 台口侧墙设计 台口侧墙采用大 号 角形 ,可 以将演 员 声反射并 导 向 观众席,让 池座中前区 观众席得 到较 多 的早期反射声;另 外 利 于耳 光、扬 声器 的布 置 。由 于受 座椅 布 置 影响,只 能将一层 位 置 台口处 理 成 直角形 (但 还 是建议减少 前排 边 座椅 ,实 现扩 声需 求)。 3.3 后墙设计 观众厅后墙使用弧 形 扩 散 吸声构造,一是控制厅内混响时间,二是防止舞 台发 出的声音从 观众厅后墙反射回 前排 观众席和舞 台,形 成 回 声或 扩 声系 统 的反馈啸 叫 。该剧院的后墙为控制室,若 有太 强的回 声,容 易 引 起音质 缺 陷 。厅堂 后墙声学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吸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