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冲刷防护第一节概述一、冲刷作用的形成条件沿河及水库地区铁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要求的限制,大多依山傍水顺着河谷或水库岸边行进。此时滨河路基、河滩路基及水库地区路基往往由于侵占河床、压缩过水面积或阻挡水流,改变水流方向和速度,从而形成水流对河床、岸坡或建筑物基础的经常或周期性冲刷作用,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二、冲刷防护原理本章所述的冲刷防护,专指河道、水库水流的冲刷防护,不包含雨水等漫流表水对坡面的冲刷防护,此部分内容列入第六章“路基坡面防护”中。冲刷防护的原理就是根据水流的动水压力、波浪和壅水高及冲刷作用等水流特性,结合线路位置及地形地质因素,设置合理、适宜及足够坚固的冲刷防护工程,使其满足适应水流性质和抵抗水流的破坏作用的要求,防止岸坡及基础因冲刷作用而失稳,从而确保线路路基的稳定和运营安全。第二节设计原则一、冲刷防护工程类型的选择原则路基冲刷防护工程,一般分为直接防护、间接防护和改移河道三种类型。设计时应根据下列原则选用适当的类型。(一)直接防护在宽阔的河滩、凸岸、台地边缘及流速不大,流向与河岸接近平行等水流冲刷作用较弱的地段或山区河谷狭窄,以下蚀为主的 V 形河谷地段,应优先考虑设置直接防护。防护工点的范围应根据最不利水位时水流的趋势来决定,要包括所有可能受水流冲刷的地段。工点两端均应有足够的长度嵌入稳定的河岸或路基边坡内,并与河流上下游建筑物平顺衔接,防止恶化水流条件。路堤边坡与河岸岸坡的冲刷防护工程类型及其适用条件,根据表 7—1 采用。冲刷防护工程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表 7—1防护类型结构形式适用条件注意事项容许流速(m/s)水流方向,河道地貌等植物防护铺草皮1.2〜1.8水流方向与线路近乎平行;不受各种洪水主流冲刷的浅滩地段路堤边坡防护一种植防水林,挂柳有浅滩地段的河岸冲刷防护干砌片石护坡单层厚 0.25〜0.35m;双层厚:上层 0.25〜0.35m,下层0.25m2〜3水流方向较平顺的河岸滩地边缘;不受主流冲刷的路堤边坡;无漂浮物和滚石的河段应设置垫层浆砌片石护坡厚 0.3〜0.6m4〜8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烈处的路堤边坡有冻胀变形的边坡上应设置垫层。有流木、流冰 、 滚 石时,应适当加厚混凝土护坡厚 0.08〜0.2m抛石石块尺寸根据流速、波浪大小计算,不宜小于.3m3水流方向较平顺,无严重局部冲刷的河段;已浸水的路堤边坡与河岸抛石厚度不应小于石块尺寸之两倍石笼镀锌铁丝制成箱形或圆形,笼内装石块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