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湛江一中 2017 届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考物理一、单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后又迅速向空中散开。对于这一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中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B.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中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C.迅速向空中散开主要是因为锡箔屑与玻璃棒碰撞导致D.迅速向空中散开主要是因为锡箔屑与玻璃棒接触后带正电排斥所致2.位于 A、 B 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A.a 点和 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正电荷从c 点移到 d 点,电场力做正功C.负电荷从a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负功D.正电荷从e 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 和灯泡 B 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 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 B 比原来变亮了些 (但没有烧毁) ,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电阻器 R1短路B.电阻器 R2 断路C.电阻器 R3 断路D.电阻器 R1、 R2 同时短路4.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 2 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1∶R2=3∶1 B.把 R1 拉长到原来的3 倍长后电阻等于R2C.将 R1 与 R2 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将 R1 与 R2 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5.如图所示, O 为圆心,KN 和 LM是半径分别为ON、OM 的同心圆弧,在O 处垂直纸面有一载流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用一根导线围成KLMN 回路,当回路中沿图示方向通过电流时(电源未在图中画出),此时回路 () A.将向左平动B.将向右平动C.将在纸面内以通过O 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动D.KL 边将垂直纸面向外运动,MN 边垂直纸面向里运动2 二.多项选择题(5X5=25 分。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 分。)6.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 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金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理南极、北极与地磁场的S 极、 N 极重合B. 地球内部也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