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_第1页
1/4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_第2页
2/4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_第3页
3/4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一、实验目的1、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2、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实验技术3、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二、实验原理1、分子结构可以近似地被石成是由电子。和对于骨架(原子核及内层电子)所构成的。由于分子空间构型的不同,其正、 负电荷中心可能是重合的,也可能不重合,前者称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偶极矩 μ 是用来度量分子极性的大小的,其定义是μ =q·d 通过偶极矩的测定可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有关电子云的分布和分子的对称性等情况,还可以用来判别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等。2、把物质分子的微观性质偶极矩和它的宏观性质介电常数、密度和折射率联系起来,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就可用下面简化式计算μ =0.04274 ×10-30(P2∞-R2∞)T 上述测求极性分子偶极矩的方法称为溶液法。溶液法测得的溶质偶极矩与气相测得的真实值间存在偏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极性溶剂与极性溶质分子相互间的作用—“溶剂化”作用,这种偏差现象称为溶液法测量偶极矩的“溶剂效应”。3、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电容计算而得到的。电容池两极间真空时和充满某物质时电容分别为C0和 Cx,则某物质的介电常数ε 与电容的关系为ε =εx/ ε0=Cx/ C 0 当将电容池插在小电容测量仪上测量电容时,实际测量所得的电容应是电容池两极间的电容和整个测试系统中的分布电容Cd 并联构成。 Cd是一个恒定值, 称为仪器的本底值,在测量时应予扣除,否则会引进误差,因此必须先求出本底值Cd,并在以后的各次测量中予以扣除。C 标‘= C 标+Cd C‘x= Cx+Cd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阿贝折射仪、电吹风、介电常数测量仪、容量瓶(10ml)、电容池试剂:乙酸乙酯(分析纯)、四氯化碳四、实验内容1、取编号为1~5 的 10 ml 容量瓶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其重量m1。2、溶液配置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 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一四氯化碳溶液(50ml 含 1ml、3ml、5ml、7ml、9ml 乙酸乙酯)放入已编好号的5 个容量瓶中,并分别称量其重量m2。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溶质和溶剂的挥发以及吸收极性较大的水气,为此溶液配好后应迅速盖上瓶塞。3、折光率测定在( 25 士 0.1 )℃条件下用阿贝折光仪测定四氯化碳及各配制溶液的折光率。测定时注意各样品需加样三次,每次读取三个数据,然后取平均值为n 溶。4、介电常数测定( 1)测量空气的电容C0。(2)用液管将纯四氯化碳从金属盖的中间口加人到电容池中去,使液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