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 ( 9 分) 1.( 3 分) 【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解析】强加关联和模糊原意。所谓”第一阶段”与”唐代刺青”无关, 因此不能说”唐代刺青””经历了两个进展阶段”, 而且对”成长为”的”第二阶段”的表述也不严密。2.( 3 分)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 无中生有。原文举史进的例子是要说明”有的刺青……”, 并未”表明宋代的刺青……”。3.( 3 分)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张冠李戴和条件缺失。被认为是”异端”的是刺青这种行为, 而且是”在古代社会”; 是”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危险性和潜在的敌对情绪甚至仇恨”。二、 ( 36 分) ( 一) ( 19 分) 4.( 3 分)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析】D 项, 谮: 诬陷。5.( 3 分) 【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 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①表明邵亢有才华, 但此时尚未做官。④是邵亢自己申诉之言。⑤表明邵亢遇事敏密。6.( 3 分) 【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 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解析】A 项, ”始终为皇帝赏识宠信”错。原文为”亢在枢密逾年, 无大补益, 帝颇厌之, 亢亦引疾辞”。7.( 10 分) 【参考答案】( 1) 不这样的话, 那么诬陷我的人, 难道应当只是算了, 希望关进牢狱考究实情。( ”然”、 ”宜”、 ”但已”各 1 分, 语句通顺 2 分。) ( 2) 登记里巷中恶少年和被停职的吏员, 一旦犯法, 都( 将她们) 迁移安置。( ”籍”、 ”迁”各 1 分, ”吏之废停者”句式 1 分, 句意明确、 语句通顺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 ( 11 分) 8.( 5 分) 【参考答案】视听结合, 残阳小楼, 笛韵偏幽, 写出了秋日黄昏登楼所见所闻( 2 分) ; 多层次描写, 一行白雁, 几点黄花, 远近( 高低) 结合使景物富有立体感( 2 分) ; 色彩渲染, 暮天白雁、 秋色黄花, 色彩明丽( 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9.( 6 分) 【参考答案】作者秋日登楼因眼前秋景而惊讶于节序变换、 时间流逝( 2 分) ; 感叹身世浮沉, 繁华不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