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简介•(一)充电基本部分:•1.充电检测部分•2.充电控制部分•3.电量检测部分•(二)充电保护部分:•1.过压保护部分•2.过流保护部分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电池充电过程:预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脉冲充电(线性无)1.当Vbat<3.4V属于预充阶段,当电池电压低于3.3V时,CPU处于关机状态,在这个模式只要BATDET脚通过下拉电阻置低,即可进行预充!充电电流Ipre=10mV/Rsense2.当3.4V4.1V进入恒压充电阶段,这个阶段电流逐渐变小,电压维持不变!4.当恒压阶段的电流降低到一定值,就进行脉冲充电,当电压为4.2V左右时,充电完成。MT6225VDRVISNSVBAT_SNS0.2欧姆按照充电电路的器件的不同,将充电方式分为四种:PMOS、OVP、BJT+NMOS、BJT+PMOS。1、PMOS控制的充电方式:目前在MTK的MT6223、MT6235、MT6253和展讯平台所有平台中,都是采用PMOS控制的充电方式。优点:充电电路非常简单稳定,成本低缺点:没有过压保护功能,耐压能力低的平台容易被烧坏。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这是最的常见充电电路,其中MOS为P-MOS+肖特基形式,常见于MTK,展讯等平台。•MOS作为充电电流的控制器,工作在饱和区(恒流区),承受较大功耗。•此电路中使用者最为关心的参数为:PD,ID,RthjA。•容易出现的问题:温度过高;最大功率不够。•WILL对应的产品:WPM2005-8/TR,WPM2006-6/TR,WPM2009D-8/TR。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充电电路原理图充电电路引脚说明MT6251/6252/6236/MT65730.2欧姆VDRVISNSBATSNS3、BJT+NMOS方式:MTK新推出的平台(MT6252、MT6236、MT6573、MT6276)中,采用的是BJT+MOS的充电方案,充电管脚耐压值为30V,且充电电流比PMOS、OVP控制方式大。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BJT+NMOS的充电方式改变为脉冲充电,GATDRV由电压控制改变为电流控制。如右图所示“电池充电电流I1由流进VDRV管脚的电流I2控制,假设PNP三极管在放大区的放大倍数为200,需要450mA的电池充电电流,那么手机平台内部需要控制的电流为I2=450mA/200=2.25mA,并通过检测Rsense上的压降组成反馈系统来控制充电电流。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4、BJT+PMOS方式高通的平台充电部分一般采用的方式为BJT+PMOS。不同的平台区别是PMIC内部有没有集成BJT.其中QSC6270将BJT集成在芯片内部。以下是四个充电过程的详细分析。QSC60X0/60X5/62X0/1100/11100.1欧姆CHG_CTLISNS_PISNS_MBAT_FET_N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这是高通平台上的充电电路,其中使用到单路P-MOS。•MOS作为电池电源开关,工作在可变电阻区,功耗不大。•此电路中使用者最为关心的参数为:PD,ID,RDSON。•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大功率或电流不够。•WILL对应的产品:WPM2341-3/TR,WPM1480-3/TR,WPM2301-3/TR。手机中MOS的使用场景分析MT6573-Baseband充电电路产品方案:WPT2F30-6/TR和WNM4153-3/TR1.充电电流调整三极管:WPT2F30替换参考设计中STT818B2.高压阻断MOSFET:WNM4153替换参考设计中SSM3K35M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