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样本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样本_第1页
1/43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样本_第2页
2/43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样本_第3页
3/4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 试行) 一、 概述登革热是由 1~4 型登革病毒引起、 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亚洲、 大洋洲、 美洲和非洲均有本病发生, 是热带、 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 世界上约有 25 亿人受到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胁, 每年发生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超过 1 亿人, 而且有 50 万人进展成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 造成大约25000 人死亡。在中国, 20 世纪初本病就已经传入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和 40 年代曾造成上海、 杭州、 广州、 汉口等地的广泛流行。1978 年 5 月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发生流行, 以后的十年中, 疫情迅速在广东、 广西、 海南省流行。20 世纪 80 年代云南边境局部地区曾发生过登革热散发流行, 并从白纹伊蚊分离到登革病毒 4 型( DEN-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本病主要在广东、 福建流行, 多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1999 年和 因输入性病例导致福建和浙江等地发生暴发流行, 其它省区近年来也常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可是, 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 发病率高, 特别是近些年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的迅猛进展, 使登革病毒的流行范围及其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也在相应扩大。登革病毒有四个血清型,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血清型病毒的交替流行, 这更增加了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 不但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 贸易和旅游事业的进展。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内应全面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 及时发现本地病例或输入病例; 登革热好发地区, 应常规开展媒介伊蚊监测。二、 监测目的( 一) 了解中国登革热的疫情动态、 流行规律, 及早发现疫情; ( 二) 了解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 包括孳生和密度变化) 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 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 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三、 监测病例定义( 一) 诊断原则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推断。( 二) 诊断标准1. 流行病学史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发病前 15 天内去过流行区, 有蚊虫叮咬史。2. 临床表现2.1 突然发病, 畏寒、 发热( 24~36 小时内可达 39~40℃, 部分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