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康复治疗目录1运动治疗2手夹板的应用3物理因子疗法4作业治疗5心理康复手外伤的康复治疗目标预防和减轻肿胀,预防感染,促进组织愈合,减轻疼痛1预防挛缩,软化松解瘢痕组织,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恢复肌力和耐力2避免肌肉的误用、废用和过度使用,避免关节损伤,保证关节位置正确,预防畸形3提高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手的灵巧性及协调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1运动治疗早期:被动运动(肌腱无损伤或已愈合可进行肌肉肌腱的牵伸训练)运动治疗是手外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病情稳定: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伴有感觉神经损伤:感觉再训练1运动治疗可预防关节挛缩,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手主动运动方法:①腕关节背伸/掌屈;②桡偏/尺偏;③前臂旋前/旋后;④掌指和指间关节屈/伸;⑤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同时伸直/同时屈曲;⑥手指内收/外展;⑦拇指外展/内收;⑧拇指屈伸;⑨拇指与其他指的对指。运动治疗是手外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1.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除去外固定:各关节全范围的被动运动(每遍所有关节至少5-10次,每天三遍)主活动增加:变被动活动为助力运动逐渐减少助力至完全主动活动1运动治疗等长运动训练早期外固定时被动活动助力运动等去除外固定后主动运动训练抗阻运动训练肌力恢复2.肌力训练:恢复肌力指间关节同掌指关节松动手法1.牵拉/挤压2.前后位/后前位滑动3.桡侧/尺侧滑动4.旋前/旋后滑动拇指腕掌关节松动、缓解疼痛,增加拇指活动范围1.纵轴牵引2.前后位滑动3.尺侧滑动4.桡侧活动1运动治疗掌指关节增加掌指关节活动范围1.牵拉挤压2.前后位或后前位滑动3.侧方滑动4.旋前旋后掌骨间关节前后位或后前位滑动,增加相邻掌骨间活动。前后位滑动时前臂旋后,后前位滑动时前臂旋前。腕掌关节长轴牵引,起一般松动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患者坐位,前臂旋前放在治疗桌面,腕部伸出桌面,中立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近侧腕骨,另一手握住相对应的掌骨向远端牵引3.关节松动术:属被动运动范畴,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增加关节活动度和缓解疼痛作用的手法操作技术。2手夹板的应用手功能位夹板:抗痉挛夹板:手舟骨固定夹板:Kleinert夹板:掌骨固定夹板:腕伸夹板:伸指夹板:临床上常用的手夹板种类很多,现介绍以下几种:3物理因子疗法消除肿胀:冰疗法、压力疗法、超短波疗法、电磁波治疗等。控制伤口感染:微波、超短波疗法、紫外线疗法及电磁波治疗等。缓解疼痛: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微波疗法及超声波疗法等。处理增生性瘢痕: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蜡疗法等。改善肌肉收缩:低频脉冲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等。促进骨折愈合:干扰电疗法、直流电钙离子导入疗法、电脑骨折愈合治疗仪治疗等。促进神经生长:超声疗法、磁疗法等。4作业治疗工作前作业相关的模拟工作或真实的工作活动。改善手的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成就感及自信心,提高职业技能,早日重返工作岗位。综合能力作业下棋、玩纸牌、弹奏乐器、各种球类运动等。提高感觉和运动功能及社交能力。适应环境作业应用矫形器及其他适应器具,改装各种日常用具。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作业穿脱衣服、鞋袜、拿杯子、端碗、捏筷子、切割食品、烹调及整理房间等。提高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改善手部功能。手部抓握作业编织、包装、木工、装配及园艺等作业练习手部各种方式的抓握动作作业治疗:针对手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和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有助于恢复伤手功能和技能的作业,让患者参与“适应性活动”,并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最大幅度地恢复伤手的功能。5心理康复交流:了解心理状态、工作性质、家庭情况等了解心理取得信任增进信任,让患者倾诉,给与心理上的支持患者倾诉给予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手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在手功能康复的同时心理康复同样重要。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