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典故出处子虚乌有zǐxūwūyǒu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子曰诗云zǐyuèshīyún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乔民,用这等小猢狲,但学得些妆点皮肤,子曰诗云。”矮子看戏ǎizǐkànxì比 喻 只 知 道 附 和 别 人 ,自 己 没有主 见 。也 比 喻 见 识 不广。《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 看戏一般,见 前面人 笑,他也 笑,他虽眼不曾见 ,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抱子弄孙bàozǐnòngsūn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晋书·右季龙载记下》:“自 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才子佳人cáizǐjiārén泛指有才貌的男女。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 自 多愁。”赤子之心chìzǐzhīxīn赤子:初生的婴儿。比 喻 人 心地纯洁善良。《孟子·离娄下》:“大人 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夫子自 道fūzǐzìdào指本意是说别 人 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 着了自 己 。也 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 人 ,却正指摘了自 己 。《论语·宪问》:“子曰:„君子有道 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 道 也 。‟”公子哥儿gōngzǐgēér指富贵人 家只 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公子王孙gōngzǐwángsūn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战国策·楚策四》:“不知 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骥子龙文jìzǐlóngwén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 喻 英才。《南史·张融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君子固穷jūnzǐgùqióng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 ;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 ,不失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 穷斯滥矣。‟”君子一言,快马一鞭jūnzǐyīyán,kuàimǎyībiān比 喻 一言为定,决不翻诲。宋·释道 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