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 恩忘义 △b â i ē nw à ngy ì △典故: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出处:《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例子:幸得主人释放,留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报得,岂可为此~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2 ▲背信弃义 △b â ix ì nq ì y ì △ 典 故 : 背 : 违 背 ; 信 : 信 用 ; 弃 : 扔 掉 ; 义 : 道 义 。 违 背 诺 言 , 不 讲 道 义 。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例子:~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3 ▲不义之财 △b ù y ì zh ī c á i △ 典 故 : 不 义 : 不 正 当 , 不 合 理 。 不 应 该 得 到 的 或 以 不 正 当 的 手 段 获 得 的 钱 财 。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 △例子:这~,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4 ▲ 成 仁 取 义 △ ch ã ngr ã nq ǔ y ì △典故: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 生 , 亦 我 所 欲 也 ; 义 , 亦 我 所 欲 也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 。 ” △例子: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之理,略知一二。(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5 ▲ 春 秋 无 义 战 △ ch ū nqi ū w ú y ì zh à n △典故: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例子:古人说:“~。” 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6 ▲ 辞 严 义 正 △ c í y á ny ì zh â ng △典故: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例子: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