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采样 一、采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采样的基本目的是从被检的总体物料中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得到在允许误差内的数据,从而求得被检物料的某一或某些特性的平均值。采样的具体目的不同,要求也各异。在实际工作中采样具体目的可以划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1 、技术方面的目的——为了确定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为了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为了鉴定未知物;为了确定污染的性质、程度和来源;为了验证物料的特性或特性值;为了测定物料随时间、环境的变化;为了鉴定物料的来源等。 2 、商业方面的目的——为了确定销售价格;为了验证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为了保证产品的销售质量满足用户的要求等。 3 、法律方面的目的——为了检查物料是否符合法令要求;为了检查生产过程中泄漏的有害物质是否超过允许极限;为了法庭调查;为了确定法律责任;为了进行仲裁等。 4 、安全方面的目的——为了确定物料是否安全或危险程度;为了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为了按危险性进行物料的分类等。 采样的基本原则:采样要从采样误差和采样费用二方面考虑。首先要满足采样误差的要求,采样误差是不能以样品的检测来补偿,当样品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时,以样品的检测数据来估计总体时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有时采样费用较高,这样在设计采样方案时就要适当地兼顾采样误差和费用。 二、采样误差及采样方法: 1、采样误差 a.采样随机误差——是在采样过程中由一些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偏差,这是无法避免的。增加采样的重复次数可以缩小这个误差。 b.采样系统误差——由于采样方案不完善、采样设备有缺陷、操作者不按规定进行操作以及环境等的影响,均可引起采样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偏差是定向的,必须尽力避免。增加采样的重复次数不能缩小这类误差。 采得的样品都可能包含采样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在应用样品的检测数据来研究采样误差时,还必须考虑试验误差的影响。 2、固体化工产品的采样: (1)对采样器的要求: a.采样器的材质不和待测物料有任何反应,采样器不污染待采物料,不使待测物料分层和损失。 b.采样器应清洁、干燥、使用方便,便于清洗、检查、保养和维修。 c.采样器正式使用前,应该进行可行性试验。 (2)采样方法:不同种类、不同状态的物料应该使用不同的采样方法。 a.粉末、小颗粒、小晶体物料的采样:采件装物料时,用探子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在采样单元中,按一定方向,插入一定深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