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的: 1.理解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知道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能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推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时应结合具体情境。 4.培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圆柱形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 提问:(1)长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把六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 多媒体出示: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单位:厘米) 教师: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也就是要计算什么?(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三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 教师:圆柱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三个面的面积之和,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只需 把三个面的面积加在一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由长方体的表面积导入圆柱的表面积,知识的迁移自然,学生容易理解圆柱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你能试着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教师:我发现同学们都只计算了两个底面的面积,还有一个侧面的面积呢? (设置难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能不能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学生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 (一)圆柱的侧面展开 1、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质疑:学生到讲台上汇报展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教师多媒体演示。 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我竖直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我斜着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因为我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了一个圆柱。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因为我把圆柱滚动一周发现圆柱侧面走过的是一个长方形。 (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方法多样,为推理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