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与效益分析报告 [导读]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在规划全区医疗信息化建设之前,需要了解区域医疗信息化的现状与一些问题,请见报告全文。 标签: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转诊资源利用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整个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医疗信息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是区域现代化的特征和标志。总之,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国民医疗质量的重要基础,区域医疗信息化分析与规划应贯穿于整个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 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在规划全区医疗信息化建设之前,需要了解区域医疗信息化的现状与一些问题,请见报告全文。 一、区域医疗信息化的背景分析 1、 Political(政治)分析 据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即新医改),领导层要求抓好五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信息化在上述五项改革中都处在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将逐步建立构建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医疗机构等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触角将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室,并建立统一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 2、 Economic(经济)分析 随着中国近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关注民生、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国家2009年 4月公布的 4万亿元投资清单中,其中投资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1500亿,约占总额度的 4%。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各级政府将投入 8500亿元用于推动五大改革,而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 3、 Social(社会)分析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普通家庭都会碰到的问题,常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就会拖垮一个中等收入的幸福家庭。区域医疗信息化正在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区域医疗信息体系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基本构架,也是卫生相关信息的重要采集源头。因此,完善区域医疗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完善和规范区域卫生服务的功能、提高区域卫生服务质量、推动区域卫生服务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