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机械识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学习读图和绘图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构思的初步能力。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应具有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正确表达和阅读各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绘制简单三维立体的三视图以及读懂零件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以及培养空降想象的能力;2、理解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具有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4、具有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5、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具有投手画图的技能。(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基本的三视图,分析空间构型;3、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7、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培养学生会利用二维图形想象出立体图,能够绘制简单的三视图;(三)素质目标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空间思维想象的能力;三、实施课时 90 课时(理论教学:60 课时,实践教学:30 课时)四、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数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知识的要求。专业典型岗位有维修技术员、营销员、零部件管理员和设备管理员、设计人员、生产一线工人。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读懂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能绘制。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课程的内容组织时,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及“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以能力目标为主线。本课程以拆画零件为教学内容载体,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项目和人物设计突出专业背景,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优化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遵循认知和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二)课程设计内容模块名称学时备注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