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优生”学业成绩的一点探索张家界市民族中学周萍说到“优生”,每个老师都有思考和疑惑:“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生”。有的学生有技术特长,从专业领域来看他是优秀的;有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他是优秀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拔尖,从考试升学的角度来看他是优秀的。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我认为优生应该是趋向于全面的,虽然没有完美的学生,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永远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会做人、会生活和会学习的孩子今后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过上幸福地生活。所以,我心中的“优生”应该是这样的:学习成绩冒尖、心理素质过硬、思想品质优秀、精神世界光明、人际关系和谐、集体意识强烈、看待问题不偏、行为习惯良好、生活态度积极、目标行动统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考试成绩”决定教师业绩的靶子面前,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学习成绩冒尖”设为“靶心”,因此,“优生”必先是学习成绩优秀者,久而久之,我们已经把“优生”等同于“学习成绩优秀者”,“培优”就是培养“学习成绩优秀者”。今天,我谈论的“优生培养”,也就是也只能是如何培养“成绩优秀生”。人无完人,优生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陷。优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个体问题千差万别,无法赘述;优生又是一个群体,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此罗列几点:1.情绪多变而状态起伏。心里不稳定,情绪变化大,这是所有高中生的通病,激动、紧张、焦虑、敏感、抑郁、多疑等不良情绪影响着尖子生的学习状态。2.苛求环境而自我中心。尖子生对学习环境要求甚高,外界环境良好则情绪稳定,学习效率高;反之,则学习效率低。当外部环境与个人期待的状况有差距的时候,则一味地埋怨客观环境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从主观寻找原因。3.害怕失败而回避问题。尖子生会为某一次测验成绩不佳,而耿耿于怀,即使上课回答问题也是小心谨慎,害怕出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少之又少。更害怕别人触及他的毛病,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问题,不敢面对。4.归因不明而自我否定。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停步不前的学习成绩,尖子生缺乏全面理性的分析能力,无力应对,自我归因本末倒置,抓小放大,主次混沌,导致自我否定。5.急于求成而策略不当。高中学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尖子生渴望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有量的突破,质的提高,于是,蛮干苦干有余,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不强,策略不当,事倍功半。解决上述问题,外力是辅助,内力是关键,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内力”,充分挖掘其主观能力,促成学生自主控制,在自我纠错中使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所以,我个人认为优化自我调控,才能进一步提升尖子生的学业成绩。而如何优化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在此,我仅从优化学习策略、优化外部环境和优化自我效能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策略不当,则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和质量。优化学习策略,一是老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好的学习方案,对学生执行实施方案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这个方案要做到4个明确:有明确的时间表、知识内容、方法手段、成效记录;要做好3个检测:自主即时检测、老师适时检测、考试定期检测;要执行3种评价:自主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综合分析各种检测后的评价)。我们要注意的是:学生是方案的制定者、实施者,也是自我评估者和修正者,老师必须以“伙伴”的身份全程监督参与,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科学的评价,防止学生走偏。二是必须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认为现在流行的“翻转学习”方式很适合尖子生:课前,学生预习,直接练习,产生问题;课中,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当堂练习,尝试解决问题;课后,搜集信息,交流探讨,补充练习,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先学、先练——再学、再练——补学、补练这一过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以学案和微课的方式协助学生进行翻转学习,有针对性的给予优生个性化的辅导。三是要让学生吃得“八分饱”。思考过去,自我检讨,题海战术累人累己,自己辛辛苦苦办了满桌子菜,学生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