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07]6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七年九月十九日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工作方案“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07〕39号)的要求,围绕我省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抓住我省在工业节能减排中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在电力、冶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煤炭、轻纺等7个行业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28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广应用,23项技术攻关,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作出科技贡献。一、现状及思路近年来我省工业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70%左右。据统计,2006年我省三次产业终端用能比例为26∶738∶236。其中,工业用能88187万吨标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25%。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1281万吨,比上年减少1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6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氨氮排放量6578万吨,比上年减少0072万吨,未完成年度控制目标。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是我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是必然选择。要完成“十一五”我省单位能耗降低20%、平均节能率44%、万元GDP能耗降到122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5%和119%、氨氮总量削减66%的节能减排总目标,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我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省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是:企业主体,技术支撑,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一方面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节能减排作贡献;一方面抓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节能减排。本方案着力于引导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攻关技术的开发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二、重点任务(一)电力工业(5项)。1推广技术(2项)。(1)600MW及以上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发电超临界、超超临界压力燃煤发电机组技术。现状:2007年四川省第一、二台亚临界600MW机组分别在广安和泸州电厂投产,较300MW机组295g/kWh减少12g/kWh和14g/kWh,燃煤消耗节约5%左右。预计效益:每台600MW、1000MW机组每年分别节约65万吨、10万吨标煤。SO2排放优于400mg/m3的要求,燃烧过程可减少65%的氮氧化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推广示范单位:国电电力川渝分公司、华电四川公司、巴蜀电力公司、四川省投资公司、东方电气集团。技术支撑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大学。(2)500kV超高压大容量、长距离、安全经济电网技术。现状:四川电网“十一五”要在川渝电网间形成六回500kV线路的川电东送网对网送电通道,建成直流±500kV四川-西北300万千瓦直流互联工程,形成覆盖全省的交流500kV电网,中部是自北向南“梯格形”500kV--六大500kV通道把西部水电送出;建成围绕成都经济圈的500kV双回环网,各市(州)基本形成220千伏环网;电网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送得出、供得进、用得上”的坚强四川电网。预计效益:发展500kV超高压电网,到2010年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3575万千伏安,线路6233公里,输电能力较220kV增加655倍,网损降低4-5倍。推广示范单位:华能国际等。技术支撑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2攻关技术(3项)。(1)直流±800kV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安全经济输电技术。现状:按我国能源规划,在我国能源优化配置中,我省50000MW以上电能将输送到华中、华东,替代50000MW火电,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开发直流±800kV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安全经济输电技术。四川-上海直流±800kV输电工程已于2007年5月开工,预计2011年投产,送电3200MW,2012年完工,送电6400MW。预计效益:±800kV特高压输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