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网络工程师考试重点及纠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IP 网段划分、接入网、信息安全、设备配置Linux 的主要网络服务的配置文件是比较重点的内容。下午考试的重点是 IP 网段划分、设备配置和操作系统配置。 网段划分方面,只要掌握了相关理论,考试时仔细细致一些基本就没问题了。 设备配置方面,对于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VLAN 配置、STP 配置、路由协议配置、ACL 配置、防火墙配置、NAT/PAT 配置、DHCP 配置,要能够具备“中译英”(即给出中文命令要求,写出对应的英文命令)的能力;对于 PPP配置、ADSL 配置、VPN 配置、VoIP 配置等不太常见的配置,具备“英译中”(即给出英文命令,能够写出中文意思)能力即可。 操作系统配置方面,要重点阅读一些 Linux网络服务软件的配置文件,如 bind 的主配置文件和域配置文件、dhcpd 的配置文件、smb 的配置文件、apache 的配置文件、IPchains 的配置文件。软考网络考试的范围虽然广一些,但深度不大,高度也不大,经过考试并不困难。一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知识体系不完整,知识面不全;二是知识基础不扎实。 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深化理解网络的体系结构、技术的特点、技术的生命期(技术产生、进展和消亡的原因和过程)、各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方向……要理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融会贯穿,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这样即使在考试中遇到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也有机会将正确的答案推测出来。 知识基础不扎实往往会导致考生在应考时丢失很多本不应该丢失的分数。比如说,很多考生学过通信基础,知道什么是 CRC 码,什么是海明码,但却不肯花心思去掌握 CRC 码和海明码的计算方法,结果常常把不该丢的分丢了。因此,考生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扎扎实实地打好知识基础。 一些考生喜爱采纳题海战术,在考试前做大量的模拟题,这种做法的效果值得怀疑。考试前将历年试题闭卷做一次,能够体验应试的感觉,把握考试的难度,检验自己的实力,这对考生是有益的。偶然做一些模拟题,也有助于检验自身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迷信题海战术,却是弊大于利的。花大量时间做模拟题,会影响考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反而使考生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 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学习一些结构清楚、内容详实的书籍。每本好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但没有任何一本书都能将所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