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门: 肺门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 肺门位置:中野内带2-4 前肋间 左侧比右侧高1-2cm 肺门角:上下部相交形成钝角 肺门构成 右:上部:上肺静、动脉、下肺动脉干后回归支 下部:右下肺动脉干,≤15m m 左:上部:左肺动脉弓;下部:左下动脉 右肺门略偏前。尾巴拖长的“逗号” 构成: 前缘:上肺静脉干;后上缘:左肺动脉弓;尾巴:两下肺动脉干 肺纹理 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 表现: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干树枝状影,逐渐变细。 纵隔 位置: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 取决于两侧胸腔压力 1/3 在右侧;2/3 在左侧 内有: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胸腺、神经和脂肪组织。 前、中纵隔分界: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前缘连线 中、后纵隔分界:食管前壁 纵隔分区的意义: 有助于纵隔病变的定位诊断 有助于纵隔病变的定性诊断 纵隔病变有明显的好发部位 前纵隔:胸内甲状腺病变,胸腺病变,畸胎类肿瘤 中纵隔:淋巴节病变,支气管囊肿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食管癌等 渗出(exudation)与实变(consolidation) 病理基础: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 表现:云絮状影;密度稍增高;较为均匀;边缘模糊:与正常肺组织无清楚界限;在肺叶边缘 可 边 界 清 楚 ; 支气管气相(air bronchogram);病灶吸收快 范围:腺泡、小叶、肺段、肺叶 常见病变: 肺炎:实质;间质性;渗出性结核;肺出血;肺水肿 结节 (nodule) 结节<3cm ;肿块>=3cm 病理基础:渗出、水肿;肉芽组织(细胞、纤维);血管炎和其周围炎;肿瘤 粟粒状结节影 病理基础:实质或间质内病变;4m m 以下、弥散分布;大小、多少、分布及变化与病因有关 表现:小点状结节影;弥散分布 常见病变:粟粒型肺结核;肉芽肿性结节(真菌感染);转移瘤;结节病;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 纤维灶(fibrosis)局限性: 较为局限 肺组织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肺急慢性炎症的后遗和愈合表现 见于:吸收不全的肺炎、肺脓肿、肺结核 弥漫性: 广泛累及肺间质 见于:弥漫性间质肺炎、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组织细胞增生症 X结缔组织病 纤维灶(fibrosis) ----局限性 直接征象 范围小:局限性索条状影、密度高、僵直范围大:块状影:密度高、边缘清楚 肺叶:瘢痕性膨胀不全:大片致密影、密度不均、支气管扩张的低密度影、周围气管牵拉移位 间接征象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