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4 页 医学影像学 应考笔记 第一章 X 线成像 一、X 线的产生与特性 X 线的产生: 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 线的特性: 1 穿透性:X 线成像基础; 2 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 感光效应:X 线射影基础; 4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 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 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 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 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 显像过程 三、X 线图象特点 X 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 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 X 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 X 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 章 骨与软骨 第一节 检查技术 特点: 1 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 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 检查方法发展快 4 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 普通X 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 正、侧位; 2 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 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 造影检查 1 关节照影、 2 血管照影 三 CT 检查(优点) 1 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 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 线病可疑病变; 4 骨膜增生; 5 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 正常 X 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 主要特点是 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滑膜关节的解剖结构:关节结骨端、关节囊、关节腔。 X 线上的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解剖关节间隙和少量滑液。 盘 二 骨骼的基本病变表现:“三低三高”(掌握) 第 2 页 共 24 页 1 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 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X 线:骨密度减低。长骨: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