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黄颖关于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摘要:本教学设计依据“新课标”精神,符合儿童好动、好奇等特点,结合教材的时间教学内容,设计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并捕捉“生活现象”——设计一列模拟“时间列车”,让学生在“时间列车”每一节车厢(学习车厢、运动车厢、游戏车厢、休息车厢)参与活动,以记录每节车厢的开始、结束时间和用时为主线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互之间合作精神。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时代呼唤教育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教育的改革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转变。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教改精神,我校在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教改指导意见。即:1、面向全体,尊重差异。2、激发兴趣,主体参与。3、分类指导,合作答疑。4、反馈及时,探究事理。5、注重过程,学会学习。6、促进发展,评价激励。学校鼓励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理论,并于上学期末还安排每位教师一节体现“新课标”教改精神的教改研究课。当时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7、8岁的学生,他们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但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表扬,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亲身去体验。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看电视儿童节目,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就思考怎样把一节课以既有故事的生动、完整,又有儿童节目的兴趣、激情,并使学生在其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呢?我精心的设计了一节“时间实践活动课”,力求做到既体现新课标精神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二、教学设计思路:(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整体结构:教材中时间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能用不同计时法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我在设计“时间实践活动课”这一课时,力求做到“温固而知新”,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体验时间的长短快慢,形成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2、在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的基础上,能正确解答:求开始时间,求结束时间,求用时等有关问题。3、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精神。根据教学目标,我的这节“时间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设计是:设计一列模拟“时间列车”让学生在“时间列车”每一节车厢(学习车厢、运动车厢、游戏车厢、休息车厢)参与活动,并以记录每节车厢的开始、结束时间和用时为主线来完成教学目标。(二)教学过程每个环节设计: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①、教具准备:投影、板书、石英钟、录音机、贴图等。②、情景设计:投影上投一幅美丽的“时间列车”的图画,板面上有钟表,有每一节车厢的名称,有“时间列车”学习参观记录表,有纪念品,有纪念卡。在“时间象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始我们的参观学习。③、预期目的:这样设计导入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与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第一个环节——学习车厢①、教具准备:跑表、题卡②、内容设计:在“学习车厢”我设计了30道口算题,教师计时,学生比赛。学生看钟面说出进入“学习车厢”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用时,教师记录最快和最慢的用时。③、问题设计:1、最快和最慢二人用时相差多少?2、最快、最慢二人共用多长时间?④、预期目的:复习看钟面说出时间。复习“用时等于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这一概念。3、第二个环节——运动车厢①、教具准备:皮球②、内容设计:在“运动车厢”中我设计了小组拍皮球比赛,5个人一组,分成5组,每组围成一圈,每人轮流拍一下,观察哪个小组拍的多,组员之间能协调合作。③、问题设计:挑出5个组中哪三个组拍球数和为最多,并找出原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