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简述地形在造园中的功能作用。 (1 )骨架作用:地形是园林中所有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载体,对其他造园要素的安排与设置 有较大影响和限制。 (2 )空间作用: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特点的园林空间的作用。 (3 )景观作用:包括背景作用和造景作用。 (4 )工程作用:地形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条件,对地表排水也有重要意义。 2.简述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的标注要点。 在平面地形图上,将某些特殊点(园路交叉点、建筑物的转角基底地坪、园桥顶点、涵 闸出口处等)用十字或圆点或水平三角标记符号来表明高程,用细线小箭头来表示地形从高至低的排水方向。 第二章 假山 1.简述置石的布置方式。 (1)特置:姿态突出或奇特的单块山石作为一个小景或局部一个构图中心。 (2)孤置:孤立的将单个山石直接放置或半埋在地面上。 (3)对置:两块山石布置在对称、对应的位置上。 (4)散置:山石零星、散漫布置。 (5)群置:山石成群布置,作为群体表现。 (6)山石器设:用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 2.简述掇山的基本法则和具体方法。 掇山的基本法则是:“有真为假,作假成真”,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掇山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3 2 个字,即:因地造山,巧于因借,山水结合,主次分明,三远变化,远近相宜,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3.根据使用土石情况,简述假山四种类型。 (1)土山:是以泥土作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处可有块石作护坡、挡土墙或作磴 道,但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 (2)带石土山:又称“土包石”,是土多石少的山。 (3)带土石山:又称“石包土”,是石多土少的山。 (4)石山:其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间空隙处填土配植植物 第三章 挡土墙 1.简述挡土墙的主要功能。 (1 )固土护坡,阻挡土层塌落; (2 )节省占地,扩大用地面积; (3 )削弱台地高差; (4 )制约空间和空间边界; (5 )造景作用。 2.简述重力式挡土墙横断面形式有哪几种。 (1)直立式:墙面基本与水平面垂直,但也允许有约10:0.2—10:1的倾斜度。 (2)倾斜式:墙背向土体倾斜,斜度在 20度左右。 (3)台阶式:对于更高的挡土墙,为了适应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压力和利用土的垂直压力增加稳定性,可将墙背做成台阶形。 第四章 园路 1.简述套环式园路系统的布局形式及特点。 (1 )布局形式:由主园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 ”字形的双环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