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为许多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应用,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全美最大的500 家公司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占90%左右,而日本制造业74.7%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正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课题。 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背景与动因 多元化经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的非相关多元化,主要盛行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目的多是为了分散风险;二是为获取协同效应的相关多元化,20 世纪80年代兴起,协同效应主要来自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共享,以及知识、技能的转移和扩散等方面;第三种是90 年代之后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逐渐成为多元化经营主流。 多元化战略是柄“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坟墓。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实施的时机是否行当。因此,了解多元化战略的优缺点,选择好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时机和条件,从而以趋利避害,就成了关键的关键 综合看来,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 1、稀释经营风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科技进步和需求变化引起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单一业务承受着行业和政策风险的压力,不可预见因素更多。由于不同业务板块所带来的联合预期收益的风险和变化性要低于单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可实现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2、实现协同效应。借助多元化发展,在企业内部可以实现专有技术、人力资源、营销渠道、信息、经验能力等各种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达到一种范围经济,实现1+1 大于2 的聚变。 3、节约交易成本。多元化经营企业由于经营范围广泛,公司系统内就可以自行构成一个市场,从内部进行资源调配,避免了信息和资源从外部市场获得,从而降低各项交易费用。 4、拓展发展空间。立足单一产业的企业发展存在极限,边际效益呈现递减效应。企业只有适时开辟新的经营领域,选择发展前景广阔的成长性行业进行投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进一步增强实力、扩大规模。 二、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败得失 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相当一部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