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观的qiu,逼迫),、名词解释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类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成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二、论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①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时间(上古史、中古史、古代史、近现代史)空间(美国史、中东史、欧洲史)内容(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综合(秦汉专题史)② 以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为轴心的综合研究科目(历史文献学、器物学、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年代学)第一章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訄书:章炳麟(章太炎)着。学术论文集。本集取名《訄书》(訄音意谓书中所论及的都是为匡时救国被迫非说不可的问题。绪论(概要)二、列举1.修史制度论(1)君举必书慎言行(2)人君不观史(3)设官修史,唐代开始(4)整体修史制度2.新史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史学观点或着作(1)梁启超三阶段:19011905 年:服膺进化史观批判传统史19121920 年:中西结合,因果关系,“据事直书”1920 年以后着作:1902 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新史学》1901 年《中国史叙论》(2)章太炎史学观点:历史是“人群和社会的进化”进化论,生存竟争解读历史;评历史人物;将人类学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着作:《訄书》论文集(3)夏曾佑史学观点:天演论,历史进化论;历史功能论;历史阶段思想着作:《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4)陈黼宸着作:《独史》、《史地原理》、《中国通史》、《诸子通义》和《读史总论》3.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三个层次(1)地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2)异族之故书与吾国旧籍互相补证(3)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考证4.陈寅恪的史学思想及其相关代表作品A、史学思想:“求真实,供借鉴”精义B、学术信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广博的知识,严谨的学术2)重视制度史,社会阶层的分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3)从文化看历史演变《元白诗笺证稿》(4)通过历史看文化《柳如是别传》三、简答或论述1.解释胡适的历史演进法;(1)按时间长短依次排列;(2)时代的具体内容;(3)逐渐演变,“由简单变复杂,由疏漏变雅驯,由地方变全国”(4)解释每一次演变的原因;2.中国古代史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史学宗旨,史学原理,史学方法论,史学流变论,史家标准论,史籍优劣论,修史态度论,治史态度论。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含现代)(1)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至 30 年代初产生时期1924 年,李大钊《史学要论》20 世纪 30 年代末,郭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