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VIP免费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_第1页
1/3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_第2页
2/3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_第3页
3/3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关于《算得对吗》一课的磨课心得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黄水根2016年5月11日上午,我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执教了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算得对吗》,现将全课的生成过程作一回顾。一、关于课题的选择这是一节课题实验课,供教学研讨。我们小组正在实施的课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我们一直讲做课题,不能纯粹为了那一纸结题证书,尽管这个结果很重要,但做任何事不能太功利了。我们选择课题要能真正解决现实中一些问题,而且最好可以从小处着眼,是我们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能持续跟进,这才有研究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求所开的研讨课尽可能切合实验的课题,否则这节公开课不开也罢。各位同仁了解我的情况,这么多年,我都蹲在高年级,对中低年级教村不了解,学生情况也不清楚,但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我决心尝试一次,一来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看自己角色转变如何;二来借上这一节课,逼着自己去了解一下低年级的教材。记得校长曾经说过,要使自己对所教学科教材熟悉,至少要上一个轮回。当然,我选择上这一课最主要还是课题的需要。为什么我放弃在一年级上实验课呢?因为我真怕自己架不住那些活泼孩子,二年级的孩子毕竟大点,更会听老师的话。不过,二年级本学期后续内容几乎与课题无关,唯有“加与减”这一单元与我们研究课题勉强合拍。虽说是计算教学的内容,却将计算教学植入“解决问题”中,这也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大特色。说实话,这类课真不好上,就是从听课角度来说,也难找到什么看点。二、公开课的生成确立上课内容后,我开始着手备课。我查看了《数学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课本,没有参考《鼎尖教案》,也未上网查看什么最新教学设计或是教学实录。这么做,就想检验自己把握教学目标、研读教材的功夫。这其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第一次预案出台后,那天我听完卓丽英老师公开课后,出于好奇翻看《鼎尖教案》有关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方法,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都是根据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因此,本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看到这样的话,我庆幸自己对这节课定位准确,所以当校长问我学生之前是否有学过验算时,我还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学过了,现在只是将原来两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拓展到三位数加减法。”后来,我再向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核实究竟学生之前究竟是否学过验算,他们说验算是新内容。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没有研读教材,就连学生是否学过验算这一起码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如何能上好本课?这是一个足以颠覆之前所有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澄清。于是,我反复查看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确认没有学过验算。为了保险,我又将这几册课本搬给校长帮我进一步确认,他查阅后的结论与我相同。现在可以确定:《鼎尖教案》亦非绝对权威。再仔细看后续内容,也充满过时,比如该书对课时教学目标的描述还停留在“三个维度”上。《新课程标准》自2011年颁布也有数年,而作为教师备课用的指导书,内容却未及时更新,难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我们也不能迷信书本,要有自己的思维,因为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就会犯错,特别是像这样辅导用书,更新可以说日新月异。这样,我开始着手修改预案。好不容易修改好,我安排了一次试上。试上时,我邀请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与二年级部分老师听课。试上中,我先不引出购物主情景,而是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计算的验算方法,结果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见此情形,课上我及时调整教学措施,让他们分组讨论,以为通过集体的智慧能启发学生想到我期望的,但结果是课堂成了我的独角戏,更糟糕的是40分钟时间我远不够用,而对于孩子们无心听讲我却束手无策。仓促收摊丢下残局,让黄玉萍老师替我炒旧饭。试教后,听课老师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可直接从主情景入手,既能达到教给学生验算方法,又节约时间的效果;再比如,他们建议我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注核心素养--着眼深度学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