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意识讲师: 同学们,马克思曾经说过: “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 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是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有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这就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得世界观。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应该学会哲学思考。恩格斯就明确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思维就是反映的就是意识,存在就是物质。那何为意识何谓物质同学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上看,物质既不依赖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讲师: 很好,给物质和意识下了一个很明确的定义,那具体我们就来看看物质和意识到底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一种形式, 又是如何存在和发展的,他们的关系又是如何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家 :五行、五气解释世界;古希腊哲学家:火、气、水原子解释世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以近代科学为基础, 认为物质结构层次是原子;列宁: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范畴,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 实践角度出发,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存在形式物质根本属性:运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无关了。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物质产生的。意识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人类对意识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早期,人们曾把意识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寓于人的肉体之中并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的活动。古代的哲学家通过哲学论证巩固、 发展了这一观念。?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居于理念世界,具有理念的知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灵魂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实体,灵魂是不死的,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认为灵魂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中国的提出“形具而神生 ”,主张 “形质神用”。在近代,众多的哲学家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