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2024 年 6 月 23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采纳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 一) 、 桩基简介 基础设计采纳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桩径为 Φ800mm、 Φ1200mm 共计 20 根, 强度为 C25, 持力层定为含砾粘土, 桩端阻力特征值为 qpa=2800KPa。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 100mm, 桩纵筋采纳焊接接头。( 二) 、 工程地质简介 根 据 勘 察 报 告 书 , 本 工 程 地 质 情 况 分 布 为 : 场地地形平坦, 第 1 层填土土层强度较低, 含水量较高, 此层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第 2、 3 层淤泥、 淤泥质土, 含水量较高, 低强度, 高压缩性, 低承载力, 高灵敏度, 低渗透性,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第 4 层为粉质粘土, 此层因承载力较低, 不能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第 5 层为含砾粘土, 土层强度较高, 可作为该工程的桩基础的桩尖持力层; 第 6 层为强风化砂岩, 属第三系粉砂岩风化残积物, 土层强度较高, 属低压缩性土, 可作为该工程的天然地基; 第 7 层为砂岩, 属中等风化, 强度较高, 是各种高层建筑物的良好地基, 可使用于桩基础; 此层以下无软卧层, 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二、 主要施工方法( 一) 、 施工测量 由于该工程采纳人工挖孔灌注桩, 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可能会使周围地表发生位移或沉降, 因此必须对周围道路及原有建筑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该工程拟投入的仪器主要有 ET-02/05 经纬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等。22024 年 6 月 23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场地整理前应根据县规划局测绘队提供的黄海高程点, 在拟建建筑物四周布设四个水准点, 作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依据。四个水准点闭合差应小于±12√H 。场地整理及土方开挖时应保护好水准点。 2、 开挖前应在周围已建建筑物和道路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和竖向垂直控制点, 作为观测原建筑和构筑物在挖孔桩降水过程中是否有下沉或倾斜的依据。开挖前记录一次标高, 开挖至 4-5 米深 时 再 观 测 第 二 次 , 以 后 每 二 天 观 测 一 次 。 3、 开挖前应根据测绘队提供的单体放样作为轴线控制和放样的依据。用经纬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 用钢卷尺丈量各桩心位置, 为了便于轴线、 桩中心和垂直度复核, 于各桩四周定四根木桩控制轴线位置, 书面报请监理复核,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