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试卷( A) — 第 1 学期命题老师: 王紫星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级( 1—8)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 填空( 20 分, 每空 1 分) 1.所谓”二革”创作方法, 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是指”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的___”的结合。2.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___》移植的。3.1950 年以后, 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 。4.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 最初是一家报刊 1980 年 10 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 顾城、 江河、 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 ) 。 5.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于( ) 年 7 月召开。6. 《小鲍庄》以淮北一个偏远山村为基点来审视传统文化,成为了______创作风格变化的一个标志性作品。7. 当代文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庞杂驳乱的”读物型”作品.其中包括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 叶永烈的政治人物传记、 ______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等。8. 在”文化热”的影响下, ”文化化”倾向成为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的共同特点, 主要作品除了汪曾棋的《受戒》、 《大淖记事》外, 还有 的”陈免生系列”等。9.从 1980 年到 1985 年, 有三篇为朦胧诗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 第一篇是 的《在新的顺起面前》。10.《受戒》是一篇极美的小说, 讲了一个叫 的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之间清清爽爽、 朦朦胧胧的爱情。11.闻捷的《 》 是以解放初期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叛乱为题材的叙事长诗。12.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 1984 年的《 》, 这是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 一个退伍老兵和一个空姐的故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3.贺敬之的抒情短章主要以《 》 和《桂林山水歌》为代表。14. 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____的故事。15. 刘锦云的《 》 表现的是一个痴迷土地的农民独特的心态。16. 根据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法律规范叙述 1919——1949 这段历史生活的, 具有鲜亮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和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的小说”三红一青”是( ) ( ) ( ) 和( ) 17.八九十年代文化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 _______文化的兴起。二、 名词解释( 20 分, 每个 4 分) 1.私人化写作.2.林道静形象。3.革命样板戏: 4.文化散文: 5.寻根文学三、 简答题 ( 25 分) 1. 《创业...